互聯網創業時代,人人即可創業。但成立一家公司容易,做好一家公司卻很難。創業,不只是成立一家公司,更多的是成就一番事業。那么一家創業公司,如何成長為一個好公司呢?給大家分享易企秀的一個六層凹凸進化模型圖,并以此來分析解讀。
創業公司六層成長模型
易企秀通過六層模型來衡量公司經營的好壞,對于一個創業公司也是不可或缺的成長升級的路程。
第一層,利潤 ,看這家公司能否持續規模化的產生利潤。在國內,能都達到這種級別的公司,華為算是比較典型的。
第二層,收入 ,如果說這家公司還沒有開始盈利,那就要看它能否持續產生現金收入,即現金流好不好。以美團為例,雖然目前仍未盈利,但現金流非常好,市場需求也大。
第三層,用戶 ,如果一家公司既沒有開始盈利,現金流也不好,那就要看它的用戶數量和用戶質量如何。一般TO C的創業公司,C輪需要達到5000萬用戶才能在融資估值上有較強說服力。
第四層,產品和機制 ,一般衡量處于A/B輪融資企業。如果這家公司沒有利潤收入、用戶也不多,那就要求產品能解決用戶問題,穩定少BUG,用戶體驗也不錯。
第五層,戰略方向和模式 。處于這個階段的,多為天使輪融資公司,各方面都不成熟,主要看創始人能否講一個好故事,即公司整體戰略規劃與生態模式方向和策略是否明確。
第六層,團隊和組織 。主要是創始人、團隊、組織和方法論。那么如何來評價一個創始人,到底合不合格呢?就看他是不是從一開始就得到一群人的幫助;如果他身邊的這一群人,都會選擇幫助他;說明他一定有過人之處,通過自己的戰略遠見團結了一些人跟著他創業。但一個組織或團隊,必須要有一致的目標、默契的配合、緊密的關系,如果三者都沒有,那么這不是一個團隊,而是一個團伙。
那么,掌握了判斷公司的好壞的六層標準后,又要如何經營一家公司,才能讓一個創業公司成長為一家好公司呢?
凹凸曲線夯實公司經營基石
一個公司的發展大體分為四個階段:啟動期,成長期,擴張期,生態期。一個公司成立之初,先要有一個好的方向和模式,拿到天使輪融資后,開始組建團隊,然后完善產品和機制,以此獲得用戶后,開始運營用戶,促活、拉新、留存,逐步開始商業化,產生收入,并慢慢開始盈利。這是一個公司的第一個成長周期。
創業公司一般在第一個成長周期都跑完整個六層模型,完成從一個想法到商業模式的全流程驗證過程,并在細分領域有了一席之地。在公司進入擴張期時,之前的野蠻生長肯定埋下了很多坑,這時候就需要重新回來,從下往上逐級填上這些坑,夯實公司發展的基石,開始下一個成長周期,從曲線來看,就像個凹凸曲線模型。
那么擴張期中,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在哪個成長環節呢?
答案是,第六層,團隊和組織。
舉個例子,一個15人的團隊,就會有管理層;一個50人的團隊,就會有高管;那200人以上的團隊,就需要有企業文化和方法論,不然就會產生巨嬰式企業,身體(人)很大(多),但會動腦子的少。
而團隊間,最重要的就是信任。因為信任就像禽流感,會傳染。一旦正向反饋對了,信任就會迅速提高;同時,相應的危險在于,不信任也會傳染,一旦出現負向反饋,信任就瞬間崩塌。
公司好壞判斷標準有了,公司經營如何規避風險也明確了,還有什么是因素,可以影響公司成長的規模呢?
搶占賽道,卡住生態位
縱觀六層發展模型,都是非常實的。做公司應該虛實結合,既要有堅實的經營業績,也要有廣闊的想象空間。而后者,往往在資本市場上會用賽道品牌這類相對比較虛的概念來衡量。換成流行的說法,主要是看公司的品牌或產品,是否處于市場風口上,是否在一個大市場空間里,企業本身是否占據了一個有利的競爭位置,卡住了一個有利的產業生態位,從而獲得資本市場的溢價。
一個創業公司成長為一家好公司的道路是凹凸不平的,而整個公司經營過程中,依據六層模型來衡量公司發展的各個時期,能夠讓你識別關鍵任務,帶領公司走在正確的發展道路上。
公司成長過程中,一定要規避失勢雷區,別犯致命錯誤,可以有些事情沒做好,但是公司發展的勢能不能丟,勢能一丟,公司就會傷筋動骨。成功是一系列條件概率的結果,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做對了才會成功;而失敗則只需要其中一個環節錯了就可能失敗,所以失敗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失敗是常態,成功是隨機態。用對的方法,做對的事情,避免踩雷區,規劃好公司的成長路線和方向,才能有所成就。
行業資訊
為您提供專業的網站建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