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互聯網和金融高度融合的產物的互聯網金融如今成功扮演著頗為普羅大眾的角色。
最為直接的表現是,在剛剛過去的雙12,阿里用支付寶解決了最后一公里的甚至是方圓500米范圍內的商圈支付問題。而騰訊如今紅包一天收發量可以達到22億個。
但即使如此,當下中國的互聯網金融更多還是被定義為一個新生事物。
于是,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在利用互聯網將傳統金融改頭換面之后,技術的革新還能將互聯網金融帶向何方?
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首日以互聯網金融創新與發展為議題"的“互聯網+"論壇上,諸多行業專家和業內資深人士試圖給出一個更為清晰的互聯網金融未來。
大數據的黑與白
在大數據時代,企業和個人更多的行為成為可記錄、被記錄,可分析、被分析的存在。其中,公共數據主要是指政府在行政執法過程中產生的信息,比如行政許可、法院訴訟等這些活動所帶來的信息。由于這些信息是因為政府和法律的強制力產生的,對于企業和個人的生產、經營、履約有一定的影響,也涉及到公眾和他人的利益。
因此,公共數據資源正和土地、勞動力、資本等生產要素一樣,成為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基本要素。
在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吳曉靈
看來,大數據技術能夠給金融行業帶來的最為直接的便利就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要充分利用數據公共資源,挖掘有用信息,降低社會的信息收集成本。“
隨之而來的福利還有獨立第三方社會征信事業的發展。
吳曉靈的觀點是,金融機構內部信用評級與社會第三方征信是兩件相互關聯,但又相互獨立的事情。一個有信用活動的機構,他對他客戶的評級是他內部的評級,但是如果是一個向社會其他的人要提供信息的,那么他就應該更多保持與信用發放機構一種獨立的距離,這樣可能能夠更客觀一些。”有信用活動的主體,當他控制了一個征信主體的時候,容易形成信息孤島,或者是侵犯個人隱私出售信息,這樣的話應該由更社會化的有公信力的機構開展征信活動。“
只不過,即使大數據技術正在迅速改變金融領域的信息價值體現方式,但在互聯網時代讓大家都變得公開和透明的過程當中依然需要更多保護個人的隱私。
而這背后,今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當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7月國務院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同月十部委聯合下發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11月互聯網金融首次列入國家發展規劃,可以說2015年是中國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開局之年。
在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郭慶平看來,互聯網與金融深度結合的今天如何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思維促進金融業改革發展和穩定,是我們金融管理部門一直在考慮并致力于解決的問題。
“互聯網金融本質上仍然屬于金融,沒有改變金融風險隱蔽性、傳染性、廣泛性還有突發性這樣的特點,特別是互聯網金融與互聯網技術相伴相生,它在技術、信息安全等方面都會使風險更加復雜,我們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要堅持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原則,也要劃清合法和非法的界限。”郭慶平這樣解釋。
改頭換面的金融信息服務
金融業務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表現是,不管是機構層面,還是從居民、家庭層面如今都對金融信息產生了大量的需求。
談到金融信息,作為萬得資訊有限公司董事長陸風最大的感受人們對于金融信息整個的需求已經開始發生比較大的這種轉變。”原來可能是一種傳統的熟悉的信息,他要的也是金融和經濟領域里面的數據,可是今天我們的專業投資機構他們要的,因為互聯網和大數據的發展,對于數據和信息的產生,所以他們的要求已經是走向了全社會。“
此外,原來的數據可能只是一個結構化的存在,但如今智能分析可以滿足更準確、更及時、更個性化的數據要求。
”今后投資的時候可能跟你競爭的不是人了,而是一臺機器。這實際上是建立在大數據和互聯網基礎上面整個的一個機器學習和基于語義方面的技術進步導致的。“陸風補充道。
按照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長虹的理解,金融信息其實它是整個金融的神經,作為一個神經信息的傳遞系統,它的傳遞水平的高低應該說直接關系到我們整個傳遞系統的有效性。
在張長虹看來,雖然現在中國的經濟已經走到了一定規模的水平,但是金融應該還是相對較低的水平,相比之下金融信息服務就是處于一個更低的水平。
但這也意味著,在互聯網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有這樣的一個機會,可能有更多的本地化,更多的專業化,更多的通過這種新的技術的變革,我們給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而這背后,上海第一財經傳媒有限公司CEO周健工的憂慮是面對這樣一個人人都成為一個信息的這種制造者和反映者和消費者這樣一個時代,其實對于信息的處理能力可能是遠遠超出非常結構化的金融數據的處理能力。”一個消費者不僅僅進行交易,還需要對一個產品有所反映,并且通過社交渠道將好評、差評等信息傳遞出去。“
然而,大多數媒體當下在技術面前還表現得頗為尷尬。
”許多媒體在談到技術的時候有一種恐懼癥。作為一個財經媒體在面對這樣豐富的一種數據,大量數據的時候,怎么去起到你在過去財經媒體所起到的作用,能夠準確反映這樣一個金融和資本市場的現實,非常及時的怎么做出判斷,怎么及時幫助你的用戶做出決策,這點對于我們來說是非常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