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據網易科技報道,消息人士稱,繼攜程與去哪兒合并之后,途牛網與同程旅游也將完成合并,合并的具體細節將于本月公布。此外,消息人士還透露,雙方將以1:1換股的方式合并,合并后,同程旅游未來主要負責門票、周邊等,途牛做跟團游、自助游、金融,同時保持雙品牌運營。
事實上,早在今年5月攜程收購藝龍后,途牛與同程旅游就曾傳出合并傳聞,但是途牛創始人兼CEO于敦德回應表示,互聯網旅游行業還處于早期階段,就像處于成長期的孩子,還遠不到整合的時候,并不適合“早戀”。
而對于此次合并傳聞,途牛網方面表示,對與同程合并一事不予回應,但其表示途牛對任何對股東和公司前景有利的事情都持開放態度。
同程旅游方面則強調,此消息是沒有任何依據的,但同時,他也表示一切皆有可能,同程對資本合作持開放態度。
從表面上來看,途牛與同程旅游對合并傳聞都予以了否認,但作為媒體或許早已熟識了公關的慣用伎倆。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雙方都表示在資本與合作方面持有開放的態度,在否認的同時多了一絲絲曖昧。
途牛與同程旅游“早戀”的傳聞也并非沒有成真可能,騰訊或許是此次合并的幕后推手。
1.途牛、同程背后資本關系曖昧
透過途牛與同程旅游的融資情況表,我們可以發現,攜程在2014年4月分別投資了途牛網和同程旅游,成為二者的共同資方。加之進入今年以來,資本主導的合并案頻繁上演,包括優酷土豆、滴滴快的、58同城和趕集網、美團與大眾點評、攜程和去哪兒,而途牛與同程旅游的共同資方攜程的存在也為其合并傳聞增添了一種可能性。
除此之外,更加值得注意的便是途牛與同程旅游身后騰訊與京東的曖昧關系。
今年5月,京東投資3.5億美元用于認購途牛股份,交易完成后,京東占股比例達到27.5%,成為途牛第一大股東。
而同程旅游背后的股權結構則為:第一大股東為同程旅游管理層團隊;2014年4月,攜程2億美元投資同程旅游,持股30%左右,成為第二大股東;騰訊則通過3次投資,獲得15%左右的股權,成為第三大股東。
關鍵之處便在于,2014年3月,騰訊以2.14億美元收購京東上市前的15%的股份,騰訊與京東的曖昧關系,也使得途牛與同程旅游的關系更加微妙。
2.騰訊或成途牛與同程旅游合并的幕后推手
騰訊對于在線旅游行業一直抱有很大的野心,過去則一直通過投資的方式實現其在在線旅游領域的布局,以下為不完全統計:
2011年5月,騰訊以844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藝龍16%左右的股份,成為藝龍的第二大股東;
2011年7月,騰訊全資收購旅人網,與QQ旅游進行整合;
2012年5月,騰訊數千萬人民幣投資同程旅游;
2014年2月,騰訊與元禾控股/蘇州創投/原點創投共同出資5億美元投資同程旅游;
2014年9月,騰訊領投我趣旅行網2000萬美元B輪融資;
2014年12月,騰訊領投面包旅行5000萬美元融資;
2015年7月,騰訊與萬達、中信資本共同投資同程旅游60億元人民幣。
盡管騰訊對在線旅游領域表露出十分濃厚的興趣,但在BAT的爭奪中,騰訊仍然處于弱勢地位。
藝龍被攜程收購了,攜程與去哪兒合并后,百度成為了攜程最大的股東,并對攜程進行控股。因此,在百度的陣營內擁有攜程、去哪兒等主力干將,至少70%以上的OTA市場份額。
阿里則擁有屬于自己的阿里旅行•去啊,根據易觀智庫數據顯示,2015年Q2阿里旅行•去啊在在線旅游市場的交易額占比為11.87%,此外阿里還布局了窮游網等在線旅游平臺。
而騰訊主要擁有藝龍和同程旅游兩張牌,對于騰訊這顯然是不夠的,加上與京東關系交好的便利條件,這些都有可能成為騰訊推助途牛與同程旅游合并的動機。
寫在最后:
除了資本撮合的原因之外,途牛與同程旅游如若真的合并,其中也是有自身訴求所在的。在這個資本寒冬中,在線旅游行業的老大與老二已經牽手,在這種壓力之下,繼續燒錢對抗儼然已經不是途牛與同程旅游的最佳選擇,聯手合作共贏總是好過孤獨競爭的。